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明嘉靖:从长生开始 > 第二百八十二章 居正还乡,高拱内阁!

第二百八十二章 居正还乡,高拱内阁!

第二百八十二章 居正还乡,高拱内阁! (第2/2页)
  
  ……
  
  十里之亭。
  
  海瑞、颜鲸、潘恩、朱衡和一干朝中正直之臣送张居正还乡。
  
  张居正一一谢过后,颜鲸等人先行离开,独留海瑞当面。
  
  望着张居正面色苍白,如患大病的模样,海瑞自是知道这不是天热所致,想要出声安慰,但话到嘴边,又不知该从哪说起。
  
  真应了口欲言而嗫嚅,足欲行而趔趄。
  
  张居正佯装释然一笑,率先开口道:“汝贤,你不必安慰我,我……想得开的。”
  
  老父之死。
  
  让他成了满朝的笑话,攻讦无数。
  
  但海瑞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,也出乎了他的意料,没有发声,更没有上疏,才使得他没有完全享受严嵩、徐阶的待遇。
  
  两人政见多有不同,矛盾也有不少,但人啊,总是在落难时才能看清他人的真心。
  
  张居正对海瑞是感激的,但说就此引以为知己、挚友,是决然做不到的。
  
  本就不是一种人。
  
  “今后元辅打算怎么办?”海瑞问道。
  
  这称呼其实不贴切了。
  
  张居正失位,次相高拱顺理成章登位,得偿所愿,成为梦寐以求的内阁首辅大臣。
  
  但高拱也没有那么高兴,空缺的内阁次辅大臣之位,由胡宗宪补上。
  
  可让高拱难受的是,本该由元辅掌控的人事大权吏部尚书之位,却被胡宗宪拿走了。
  
  高拱仍然兼领财政大权的户部事,如此一来,高拱除了位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外,权力并没有增加太多。
  
  人向来是不喜欢从自身找原因的,高拱不由得猜疑是不是张居正在入宫觐见时对圣上说了什么。
  
  可是,没有求证想法的来源,圣上不敢问,张居正不想问,猜疑一旦形成,却怎么也消之不去。
  
  于是乎,高拱对“张门”展开了疯狂的报复,那些之前没有参劾张居正的官员,职位纷纷发生调动,将要调离京城。
  
  而从前被张居正调走的“高门”官员,将要从地方升入京城。
  
  攻守易势。
  
  但令许多人没想到,包括张居正没想到的是,高拱遵守了不在朝中大清洗“张门”的约定,没对整个“张门”进行彻底清算。
  
  这便是胡宗宪兼领吏部尚书之位,同意高拱这些调动的真正原因。
  
  一朝天子一朝臣,一朝内阁一朝官。
  
  高拱遵守约定的行径,在诸多政斗为第一要务的官员眼中,固然有些幼稚,但的的确确避免了朝廷动荡。
  
  “张门”破败,“高门”新生,朝廷平稳进入“高拱内阁”时代。
  
  可以预见,三年后,张居正守制毕,高拱绝对不会让张居正轻易返回朝廷,返回内阁。
  
  张居正在乡中对权力表现得越渴望,越难回归,现在的高拱,想对一位“平头百姓”下黑手,是很容易的。
  
  “退居泉林,浪迹天下,泛舟随水而去,舞鹤于升平之世。”张居正面无表情答道。
  
  甘心、不甘心,只有张居正知道。
  
  海瑞却当真了,道:“元辅,您是读过很多书的,这天下的道理,恐怕没有您不懂的。
  
  自古以来,辅佐帝业至终的,有几人?”
  
  张居正想了想,摇了摇头。
  
  从古至今,凡是承平盛世,就没有哪一位阁老、宰辅能从一而终的。
  
 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,前前后后任用丞相十三人,仅两人平安落地。
  
 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,更是任用了二十二名宰相,这虽有三省六部制,多宰相共朝廷的原因,但也证明君臣难能相终。
  
  本朝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二年,倒是只用了四位宰相,但那是因宰相制直接废除,且四位功勋之臣无一人善终。
  
  没有人能随帝业而终。
  
  海瑞诚恳道:“元辅,有些颇有才能的人,只知进而不知退,终致陷君于不义,今您超然退身,情出自愿与否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可以全身、全名、全节,该知足了。”
  
  嘉靖朝的首辅大臣。
  
  杨廷和、夏言、严嵩,退场都非常不体面,纵观大明朝二百年,君臣争斗几乎摆在明面上的,仅有嘉靖一朝。
  
 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大臣的时间短暂,但承平盛世的首端,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人,注定青史留名,标榜千古。
  
  能如此退场,再也不返回朝廷、内阁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  
  “知足”二字,听得张居正袖袍下的手不由得握紧了,面上却笑着点点头,道:“现如今,倡圣道,无需我在朝领权,游于江湖之上,为圣朝盛世讴而歌之,不在于朝胜在于朝,是啊,我该知足的。”
  
  后头这些话,张居正似是在对海瑞说,也像是在对自己说。
  
  自此泛舟五湖,浪迹天下,亦不失豪杰本来面目。
  
  以豪杰而终,是天下无数人求之不得的事,但他是张居正啊,才三十多岁啊!
  
  说到这里,诸言尽休。
  
  张居正、海瑞相互施礼道别。
  
  ……
  
  作为前首揆最忠实的门徒之一,大理寺卿的黄清不可避免遭到了参劾,从朝廷大理寺卿“升任”了南京吏部尚书。
  
  大明朝,顺天、应天两套朝廷班底,官秩是相同的,但谁是真正的大明朝堂官,谁是虚假的,不言而喻。
  
  差不多是前后脚,张居正刚从京城离开,黄清也随之离开了京城。
  
  新上任的大理寺卿,是高拱的同年好友王材,从南京太常寺卿升迁。
  
  随着高拱登临巅峰,嘉靖二十年的进士同年情谊逐渐有了转和,秦柱、宋伊、符汝登、吴三乐、裴宇、杨宗气、晁瑮、陈豫野、林树声等十数位官员进入了朝廷。
  
  高拱也没忘了好友孟淮等人,门生卢煌、吴兑等人,一共数十人,迅速填补了“张门”官吏离京,一些六部衙署重要位置的缺。
  
  被调离京城的官员数量远不止这些,但高拱吃肉,总不能不让其他阁老喝汤,即便胡宗宪、李春芳、王崇古和正在陕西执行国策的陈以勤,都在圣意暗示下,推荐了些正直官吏进京为任,完全填上了京官的缺。
  
  大明朝廷,正式进入高拱内阁时期……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