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我父刘玄德 > 第454章 覆军之危

第454章 覆军之危

第454章 覆军之危 (第1/2页)
  
  这一次只是十日不到的时间,就已经安全的从临湘城下撤离,距离巴丘也不过一两日的距离,这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不迅速了,诸将也着实尽力了。
  
  事实上如果不是扬州水军来的如此之快,蒯越还得表扬诸将尽心竭力。
  
  可放到了如今退路被截断,而且仅仅只差了数日的时间,蒯越这么教训他们,诸将也的确没法喊冤。
  
  一时之间,大帐之中沉默了下来。
  
  众人都在思索眼下的情况,一张张脸色都阴沉郁积。
  
  片刻之后,倒是文聘先开了口:“大都督,都督,扬州舰队有万人规模,还俱是大舰,我等水军不过五千人,船只尽是小船,即便想要多加人手,也是无能为力。”
  
  荆州士卒多习水性,擅长操舟,即便是陆军,也有很大一部分可以临时抽调至水军,即便不能操舟,也能参与跳帮作战。
  
  可怎奈蔡瑁留下的船只太少,还都是小船,想靠人海战术都很难。
  
 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了文聘的身上,在荆州军中,文聘素来以文武双全的形象著称。
  
  毫不夸张的说,撇开刘磐、刘武两个亲族将领,文聘就是刘表最为信任的外姓亲将,是他细心栽培的未来黄祖。
  
  因此,虽然文聘说了一句废话,但众人不但不引以为意,反而全都看向了他。
  
  果然,文聘紧接着就说了下去:“大都督,都督,既然水军无法退敌,那我大军是注定过不了江了。为今之计,必须要给大军寻找出路。”
  
  蒯越恍然,他最早明白了文聘想要说的是什么。
  
  恰好,他也正琢磨该如何引导诸将。
  
  于是,蒯越当即捧哏道:“哦,此言甚善,只是不知文将军有何详细方略?”
  
  文聘从话里感受到了蒯越的鼓励,当即起身,走到蒯越身后的大地图前,指着地图说明道:“如今我等在江南,想要返回江北已是暂无可能。既然如此,不如退回洞庭湖以南,然后绕道北上,经作唐,取道孱陵,控制公安、乐乡,然后再找机会渡江。”
  
  文聘所说的乃是通过陆地走廊,从江南接近江陵,然后在控制孱陵、公安、乐乡等据点后,分批次偷渡过长江,进入江陵城,即便进不了江陵,好歹也有孱陵附近的据点可以暂时据守,不至于彻底瓦解。
  
  可这个计划想要执行,问题也相当的大。
  
  前一个问题还好,难就难在后一个问题上。
  
  大军此时在巴丘以南四十里的位置,从此处改道前往孱陵县的话,需要行军十至十五天。这还是因为这一带全是洞庭湖平原,道路好走。
  
  可即便再好走,这也是陆路,远没法和水路相提并论。
  
  从巴丘出发,走长江水道的话,仅仅只需要四、五天就能抵达江陵城下。
  
  如此一来,要想达成第二个问题,那势必要让随军水军冲破扬州水军的阻击,单独前往江陵。否则,就只能弃舟登岸,可要是船只尽弃的话,到时候又如何渡过大江?
  
  江陵的确有水军,但也仅仅只是有水军罢了。
  
  整个江陵城的水军不超过一千人,大小战舰不过百余艘,纯粹是预警性质的舰队,防的还是益州。
  
  扬州舰队眼下能封锁巴丘,未来大概率也能封锁孱陵。
  
  故此,文聘也仅仅只是指出有这么一条路可以选择,却没有力劝大家如此选择。
  
  话又说回来了,一来眼下的确只有这一条路,呆在巴丘只会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。二来万一有人能解决后面个问题了,那自己这个提议者不就也立了大功了吗。
  
  文聘说完之后,帐中众人陷入了沉思。
  
  他们虽然觉得这个策略并非妙计,但也都承认这是眼下为数不多可行的方略了。
  
  巴丘乃是死地,不可久留。
  
  可别忘了背后还有两万余荆南军呢。
  
  这两万多荆南军放在平日里,根本入不了荆北军的眼,刘磐、刘虎、文聘、黄忠乃至于韩晞都有自信统领本部人马击溃对方。
  
  可现在情况却是不同了,一来对面多出了个孙策孙伯符,荆南军在他的指挥之下,战力有了不俗的提升。二来则是更为强大的扬州军来了。
  
  这两万人哪怕只给扬州军打打下手,那也是荆北军无法承受的。
  
  况且从战略态势上来看,荆北军已经陷入了荆南军和扬州军的南北夹击之中。
  
  可别小看这一点,在三国中期诸葛亮卤城之战大破司马懿之前,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被敌方两面包夹成功之后,反过来击破敌人的战例。
  
  由此可见荆北讨伐军此时战略态势的危险和绝望。
  
  如果采纳文聘的建议,虽然荆北军依然没法渡过长江,但至少能够摆脱如今不利的态势,只要能够成功抵达孱陵,就有了固守待援的希望。
  
  当然了,会不会有援军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。
  
  “诸君以为如何?”
  
  蒯越的目光在诸将身上掠过,一边询问,一边观察诸人的神情。
  
  如今荆北军处境危险,虽然在座的都是荆州的宿将了,但蒯越依旧不敢放松,万一有人想要卖主求荣,眼下可正是最好的时机。
  
  对于蒯越的询问,黄忠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了文聘。
  
  在真正的历史上,黄忠这个阶段可不像演义里那么边角料,有才不得展露。
  
  事实上黄忠在刘表入荆州,站稳脚跟之后就已经是校尉了,这个时候的校尉可是含金量极高的,同期的时候,曹操手底下的于禁才是个百人都伯,乐进也只是个屯长。
  
  更别说黄忠还是极为资深亲近的那种老牌校尉,在官渡之战当年,还被刘表提升为了中郎将,妥妥的刘家嫡系。
  
  黄忠不但和文聘一样,是刘表亲手从中层发掘,大力提拔的亲信,而且还跟刘磐的关系十分良好。
  
  两人一直被刘表搭配使用,刘磐为主将,黄忠就为副手,配合的效果居然相当不错,后来刘磐入侵豫章,黄忠就在他麾下作战,一度侵袭的华歆很是难受。
  
  要不是孙策直接提拔了太史慈到豫章独当一面,刘磐的表现无疑会更抢眼。
  
 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,后来蒯越、韩嵩、蔡瑁等人裹挟刘琮,举荆州而降后。文聘得到了曹操的欣赏,引为心腹,而黄忠则没进曹操的青眼,被打发去了长沙临湘担任长沙都尉。后来在赤壁之后,黄忠才在荆南投降了刘备,被求贤若渴的刘备拜为重将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