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明话事人 >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早熟了

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早熟了

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早熟了 (第2/2页)
  
  众人便分析道:“李阁老和张阁老你们两位在内阁如此顶撞了林泰来,事后林泰来没有任何报复,也没有对亲友打击报复,这难道还不低调反常?”
  
  李春:“.”
  
  自己好歹是一个堂堂的内阁大学士,嘴上刻薄几句其他大臣又怎么了?
  
  听你们这意思,我一个大学士没遭到林泰来报复,那就是林泰来“开恩”了?
  
  总而言之,这次林泰来却出奇的低调,让朝廷很多人居然有点不适应。
  
  最不能适应的人,可能就是今年刚回到京师,担任了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的沈一贯。
  
  本来沈一贯的发展是非常顺利的,在原首辅申时行的提携下,已经升为了三品词臣。
  
  可以说只差一步就能入阁,只要有申首辅的支持,这完全不是问题。
  
  不过在万历十六年冬天沈一贯请了探亲假,回浙江老家去了,然后万历十七年又报了丁忧,在家守制。
  
  却没想到,就是这三四年时间,沈一贯感觉自己像是错失了一个亿。
  
  这段时间内阁大学士全部换了一遍,而他沈一贯却只能在家守制!
  
  如果不是守制,怎么也能轮得到自己一个名额,老首辅申时行一定会推荐自己,而不是推荐张位!
  
  更令沈一贯郁闷的是,这次回来后,物是人非。朝廷完全大变样,一直提携自己的老首辅申时行已经走人了,自己入阁的机会非常落后。
  
  别的不说,于慎行、陈于陛这两个尚书肯定比自己更优先入阁,除非自己能获得类似于原首辅申时行那样的强力支持。
  
  所以沈一贯原本想着,等林泰来到翰林院时,想办法与林泰来拉关系。
  
  按照过去惯例,林泰来肯定会来翰林院装逼,到时候多配合着给林泰来一点虚荣,这关系不就好起来了吗?
  
  却没想到,林泰来这次一反常态,并没有来翰林院刷存在,甚至连大门都不出。
  
  有点按捺不住心里的急切,沈一贯将周应秋和董其昌这两个公认的林党叫了过来,询问道:“九元君为何闭门不出?”
  
  周应秋答道:“九元公可能是转战数千里之后,身心太过于疲累了,所以想要休息。除非皇上有旨意,九元公怕是不想活动了。
  
  再说九元公身兼那么多的职务,大概暂时没精力全都视察。
  
  但若只选择一两个,又怕被非议为厚此薄彼,干脆就全不去了。”
  
  沈一贯语重心长的说:“别的衙署可以不用去,但还是应该到翰林院来看看,毕竟这里是他的本职所在。
  
  而且九元君志向远大,若想登文渊阁,也离不开翰苑词臣体系啊。”
  
  周应秋很想告诉沈掌院,九元公在私下里指出过,只要皇帝宅在宫里不出来,那么未来二十年翰林院就没卵用,挂个名就行。
  
  但是想了想,自己升修撰还要靠沈掌院,就忍住没说这种打击翰林院士气的话。
  
  沈一贯又问道:“听说你们都是林九元的同年亲密友人,难道林九元回京后,没有与你们聚会过?”
  
  周应秋说:“尚未有聚会,但不排除有私下里单独会面的。”
  
  而后沈一贯直接说:“那你们能不能安排出一个合适机会,让我与林九元会面?”
  
  周应秋犹豫了一会儿后才说:“掌院过两日去太常寺碰碰运气,说不定能偶遇九元公。”
  
  沈一贯吃惊而又心理不平衡的说:“为什么是太常寺?”
  
  林泰来身上的兼职中,从吏部到兵部再到翰林院,哪个不比太常寺更重要?
  
  林泰来虽然是太常寺少卿,但那也只是为了给林泰来挂一个正四品待遇而已。
  
  而林泰来连翰林院也不去,就去太常寺,是不是政治上有点不成熟?
  
  周应秋答话说:“九元公的心思玄奥莫测,不是我所能揣测的。”
  
  又过了三四天后,沈一贯听到打探消息的仆役禀报说,林泰来今日现身太常寺!
  
  随后沈一贯迅速喊来周应秋,然后一同赶往太常寺。
  
  在路上,沈一贯对周应秋问道:“你帮我琢磨一下,怎样才能更像是自然的偶遇林九元?”
  
  作为一名翰林院掌院学士,词臣里的顶尖人物,也是很有体面的。或者说,身上的偶像包袱十分沉重。
  
  如果在公开场合过分跪舔权臣,后果只能是自毁形象,士林风评狂掉,反而更难进步。
  
  周应秋笑了笑说:“掌院可能杞人忧天了,没必要担心这些。”
  
  沈一贯不太理解周应秋的话,只能自己寻思着,到底应该才能显得更自然,既要结好林九元,同时还要维持住形象。
  
  等到了太常寺,沈一贯顿时就发现,周应秋说的没错,自己可能真是杞人忧天了。
  
  此时太常寺衙署的大门里外,乌泱泱的围了一大堆人,全都是各衙门的官吏。
  
  而且不只是文臣,武官也来了不少,堵在这里就是为了看眼活着的传奇。
  
  挤在人群里,沈一贯发现自己真没那么醒目,没人在乎自己到底是不是跪舔权臣。
  
  而林泰来这时候正站在前院,对一排太常寺下辖的乐舞生说着什么。
  
  众所周知,朝廷养着好几百个乐舞生,编制挂在太常寺,专门负责在典礼上充当音乐歌舞背景板的。
  
  沈一贯好奇的对身边一个武官问道:“林九元在干什么?”
  
  那武官一脸崇拜的看着林泰来答道:“大概是向这些乐舞生领队教导新的凯歌,听说要用在大典上。”
  
  这时候,十几名乐舞生领队试着吟唱了起来:
  
  “皇赫怒,命东征。千翼举,七萃行。渡绿江,复王京。鳌足断,海波平。扶桑拂,旸谷升。旭日中,仰大明!
  
  戮群倭,定朝鲜。武功振,文德宣。櫜弓矢,戢戈鋋。藩服固,王会全。祥瑞降,诸福骈。祝圣寿,万斯年!”
  
  沈一贯叹口气,现在大家都会以为,林泰来这几天闭门不出是为了写颂圣凯歌吧?
  
  这林泰来哪里是政治上不成熟?恰恰相反,实在是太成熟了,早熟的不像是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