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楞严经修学法要 > 第30集《 楞严经修学法要》

第30集《 楞严经修学法要》

第30集《 楞严经修学法要》 (第2/2页)
  
  观性元真
  
  【殊不能知生灭去来,本如来藏,常住妙明,不动周圆,妙真如性;性真常中,求于去来、迷悟、生死,了无所得!】
  
  这一科,分成两大段:首先做一个总说,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部份:
  
  第一个:虚妄的假相──这些浮尘诸幻妄相,是过去业力所变现的一个身心世界,可能是一个男人的身心世界,也可能是一个女人的身心世界,这是一个虚妄的假相。
  
  第二个:真实的功德──就是我们众生本具、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,它的体性是真实的。但是随业力熏习,所变现的五阴是一个假相。
  
  什么是假相呢?只要是因缘和合而生的,因缘别离而灭的。这就是暂时的假相,这个因缘主要是指善、恶的业力。在这个假相当中,我们要永远记住一个重要的观念:
  
  虚妄的假相,是不离开真实的。
  
  你要去哪里找真实的呢?就在这个虚妄的假相当中,你就能够找到真实──性真常中,求于去来、迷悟、生死,了无所得!众生的一念心性,他本来就没有这个假相,这就是我们的安住处。
  
  前面讲过:修行人,大家都在拜忏、都在持咒,但是每一个人进步的速度是不一样的。佛陀《法华经》以一佛乘分别说三──说:你从台中到台北,有些人骑脚踏车,可不可以到?当然是可以到;有些人是开车、有些人是坐高铁,哪一个速度快?当然高铁快。
  
  谁要能够掌握一个乘──修行的方法,你就能够掌握修行的速度。
  
  的确,修行法门是有差别的,法门要是没有差别,智者大师就不用判教──顿、渐、秘密、不定。一个人要进步,你的思考模式是很重要的…理观。你要站在一个──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,来对治烦恼;你要站在一个──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,来忏悔业障;你临命终的时候,你要站在一个──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,来了生死。你这个思考模式能够建立起来,你返妄归真的速度非常得快!如果你执着烦恼是真实的,那就糟了!那就有得对治了。所以我们常说:一个人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,你老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,到最后──你果然业障深重,真的是这样!是你自己要住在那个业障深重。
  
  这段文很重要,诸位你要常常把它读一读:殊不能知生灭去来,本如来藏,常住妙明,不动周圆,妙真如性;性真常中,求于去来、迷悟、生死,了无所得!这一句话非常重要,从本来无一物的角度,来建立你的断恶、修善、度众生。
  
  有一个禅师──
  
  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,当他要回寮房,走楼梯的时候,不小心啊,踩到一个东西,呱唧一声。他说:糟糕了!踩到青蛙了。就很惭愧、也很后悔,一直念佛给它回向;念完以后…他离开的时候,非常的恼恨,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觉,总觉得那只青蛙的冤魂一直在吵他,一晚没有睡好。第二天起来的时候,他的徒弟在外面扫地,就说:师父啊,你门前怎么有一条踩烂的茄子啊!他师父听到这一句话,通身清凉,昨天晚上被自己的妄想害了!
  
  当你打妄想的时候——你看风云变色——
  
  其实我们都是自己障碍自己的,没有一个人能够障碍你,都是你自己的妄想。
  
  一个修行人佛者觉也!你要想办法,从你的妄想跳脱出来,这是关键。我们不可能不打妄想,这强人所难;但是你打妄想的时候,你先稳住,首先你要知道你在打妄想,一个人知道自己在打妄想,你就有救了。我们常说:一个人可以起烦恼,不能起颠倒;一个人最怕的就是──你打妄想、你还不知道,那就很麻烦了!
  
  理论上来说,修《楞严经》的人,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──反应不要太快,因为你的第一念反应,肯定是妄想。你看忏公师父做事情很慢的,他老人家说:欸,你去规划一下什么什么事情…。之后,我们把企划书呈给忏公师父,他看完以后他讲一句:欸好,再看看…再看看。一放就放了好几个月。为什么再看看呢?他就是在等待因缘出现,妄想让它沉淀下来,妄想最怕的是什么?时间啦!一个反应太快的人,很容易出差错。其实我们不要被世间的学问所转,要追求效率。这个都不对的。当然小事情,你知道就赶快去做;越大的事情,先去拜拜佛、静坐一下,让妄想沉淀。
  
  妄想它的问题在哪里?
  
  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,因缘别离虚妄名灭。它是生灭变化的,即便你不对治它,它也自然会消失掉,但是你一执着它,那不得了…它变得扩大、变得有力量。所以妄想好不好对治?答案是:很难讲。你要执着它,它就变得很强大;你要认为说你本来就没有妄想,它就没有力量。讲真的…修《楞严经》的人,反应不要太快,越大的事情,缓一缓再看看;再看看的时候,妄想自然会消失掉,你会知道──我这样做,到底是妄想的推动?还是一种真实的智慧?你马上可以看得出来。
  
  总之:修学《楞严经》第一件事情——先安住真如,跳脱妄想,这是第一件事情。
  
  乙二、成就三不(不迷、不取、不动)
  
  客不成害
  
  【然彼诸魔,虽有大怒,彼尘劳内,汝妙觉中,如风吹光,如刀断水,了不相触;汝如沸汤,彼如坚冰,暖气渐邻,不日消殒,徒恃神力,但为其客。】
  
  迷乱由主
  
  【成就破乱,由汝心中五阴主人,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】
  
  悟则必胜
  
  【当处禅那,觉悟无惑,则彼魔事,无奈汝何!阴销入明,则彼群邪,咸受幽气,明能破暗,近自销殒,如何敢留,扰乱禅定!】
  
  前面的经文讲到安住真如──我们要不断的提醒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。安住真如之后,我们心中产生一个正念力,会跟过去的妄想会怎么样?真妄交攻,你一定会把过去的妄想逼出来,那就是魔境了。一个修行人肯定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,内魔—内在的烦恼魔,外在的鬼神障。你看有些人打佛七,越打佛七烦恼越重,突然间脾气很暴躁,或者一直哭泣…很悲伤。这该怎么办呢?我们要注意这一句话:
  
  彼尘劳内,汝妙觉中。内在的妄想也好,外在的鬼神障也好,它们的本质都是虚妄的。
  
  永远要记住──它们是虚妄的,假借因缘而有。而我们今天安住的真如,是本来就具足的一个真实的心性──诸佛所证、众生本具的妙觉心性。它怎么能够破坏你呢?它要去破坏你,就像风去吹光明,怎么可能把光明吹灭呢?如刀断水,了不相触,各走各的;而且真能破妄、邪不胜正,你就像沸汤,它就像坚冰,它跟你接触,它自然消失掉;所以我们遇到了魔障,你不要紧张,因为你要知道它是虚妄性的,你是真实性的,这是第一点。
  
  一个人为什么会被魔障所侵入呢?
  
  因为,成就破乱,由汝心中五阴主人,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诸位你要打佛七、用功闭关,你就知道:烦恼也好、内魔也好,外在的鬼神他要破坏你,第一件事情,他先破坏你的正念,他一定要把你从真如叫出来。其实他没办法破坏你,他只是引诱你,让你自己破坏你的正念,是你自己要出来的;我引诱你,但是你自己出来的,你自己迷惑颠倒了,他才有机可乘!所以说穿了,他只是一个助缘!所以我们遇到了魔障,不要紧张,因为他是虚妄的,你是真实的,你像光明,他像黑暗。
  
  你要怎么办呢?当处禅那,觉悟无惑──你要把心收摄起来,禅那就是止观,好好的不要迷惑颠倒,保持不迷、不取、不动,在这一念心性当中,提起你的佛号、提起你的咒语,这个魔是无奈汝何!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是阴暗的,遇到光明,阴暗当然消失;因为光明能够破除黑暗,他怎么能够留下来扰乱你的禅定呢!
  
  我们可能在修学的过程当中,遇到一些魔障,这时候你要加强你的光明、加强你的佛号,安住你的不生灭心,安住你的佛号,它自然会消失掉。这时候绝对不要乱动,你越紧张、越乱动…它有机可乘。我们前面讲安住,这里讲调伏,就是不要乱动。
  
  乙三、功德超胜
  
  迷故成障
  
  【众生迷闷,背觉合尘,故发尘劳,有世间相。】
  
  悟则功超
  
  【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,而如来藏唯妙觉明,圆照法界。是故于中,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,小中现大,大中现小;不动道场,遍十方界,身含十方无尽虚空,于一毛端,现宝王剎,坐微尘里,转大法轮。】
  
  结示劝修
  
  【灭尘合觉,故发真如妙觉明性。】
  
  这里把凡夫众生的整个惑、业、苦,跟诸佛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脱,这两者的缘起说出来:
  
  其实我们众生的心,从本质上来说,跟佛是一样的──同样是一念心性;但是为什么我们就出现六道轮回呢?因为众生迷闷──背觉合尘。我们用迷惑颠倒的心,来面对我们一念心性,我们违背了真如的觉性而向外攀缘,就引生了尘劳烦恼,由尘劳烦恼就招感了生老病死,是我们选择用攀缘的心,来面对我们一念心性。
  
  佛陀为什么那么的自在呢?
  
  因为:佛陀他用觉悟的心,我以妙明──就是以观照的智慧,来回光返照、正念真如,所以能随顺于真如本性;而真如本性,它本来就是充满了觉性、充满了光明…圆照法界!所以佛陀能够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,小中现大,大中现小;比方说,佛陀一念的清净心安住真如道场,但是他的法身同时能够遍十方界,他能够含受十方虚空;他能够在一个微小的毫端当中,现出广大的诸佛国土;他能够在一个微尘当中,现广大身,转大法轮。
  
  佛陀为什么有这么多自在力呢?这个力量是谁给他的呢?
  
  因为:佛陀是灭尘合觉──佛陀远离了向外攀缘,他选择了向内安住,所以把真如的功德表现出来。真如有无量的功德,当然它也可能造成无量的过失,看你怎么面对。所以智者大师说:性具,我们这一念心本具善恶的潜能:你用迷惑颠倒的心来面对你的本来面目,你启动的是流转门;你用觉悟的心来面对你的心性,你启动的是还灭门。
  
  这是很公平的——
  
  这一心二门:你要向外攀缘,你打开了生死流转之门,是你自己打开的;你回光返照,你打开了涅盘安乐之门,同样是一念心性。
  
  所以说:向外攀缘的结果,是产生尘劳、产生世间的苦恼相;回光返照,就产生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,小中现大,大中现小的功德庄严;同样是一念心性,你用不同的心态来面对,它的结果就不一样,这是最后的总结。
  
  总而言之:我们听经闻法就是你要保持自觉——自己觉悟!一个人,你要跳火坑、你要迷惑颠倒,谁都救不了你的。所以我们听闻佛法最可贵的地方,就是产生觉悟──自觉、自审、自调,懂得自我调整、自我反省,那你就会不断进步!
  
  《楞严经》简单讲:就是让你修行上路;你找到了一个方法,哦!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一念心性当中,你要怎么去面对它:你是打开它的痛苦之门?还是打开它的安乐之门?关键就看你一念的迷或悟而已!
  
  好,我们今天把这个课程,就跟大家研究到这个地方,我们感谢和尚尼,还有全体住众的护持,也感谢所有的义工,每个礼拜来帮我们搬桌子,好,我们回向!(完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: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